第A07版:县(市)区新闻

文明之风吹出乡村新“净”界

——宿松县洲头乡全力推进人居整治工作

  一到早上八时许,宿松县洲头乡乌池村农家书屋就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吃过早饭,三三两两结伴来到这里看书,74岁的李天林就是其中一员。“我经常会来这看一些党史方面的书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活到老学到老,把党的光荣传统传承下去。”李天林说道。
  如今,该乡村级农家书屋犹如灯塔一般照亮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各村文化广场也成了村民们开展文艺活动的重要阵地,每到傍晚,跳广场舞的、看电影的、打太极拳的、练乐器的,广场上热闹非凡。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良好文明乡风,洲头乡高标准打造基层宣传文化阵地,以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为切入点,实现了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全覆盖。以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以党建引领推进新风尚、以典型选树倡导好家风、以志愿服务营造好氛围、以移风易俗创造新生活,实现了“颜值”“气质”一块提、“面子”“里子”一起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精神文化保障。
  胡水生是下夹村一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七十多岁的他,在得知村里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后,第一个带头拆除自家的旱厕,并要求参加村里的环境整治工作。每天清晨到傍晚,都可以看到他捡除路边杂草树枝、清除整治地段乱堆乱放杂物的忙碌身影。在胡水生的带动下,该村的党员群众陆续加入到整治队伍中来,形成了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干,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在平日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该乡积极组织各村各单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参加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工作,设立党员乡风文明岗,引导广大党员争当环境卫生督导员、移风易俗宣传员、乡风文明指导员,志愿服务组织员,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乡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在下夹村,2009年,87岁的司元香突发脑梗,常年卧病在床,儿媳罗红便和其他四个妯娌一起商量,共同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责任,每人轮流照顾婆婆两个月。她们细心地给婆婆洗漱、翻身擦拭、按摩、做康复治疗。司元香在几个媳妇的悉心照料下,病情逐渐好转,从最初的半身不遂到如今可以自行穿衣……她们的故事在当地成了一段佳话。
  52岁的姜兴友是泗洲村的脱贫户,他热情、温和,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兴友哥”,他对待左邻右舍像春天般温暖,时时刻刻把他们的事挂在心上,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跑前跑后、问寒问暖,慷慨解囊——
  邻居90多岁的孤寡老人,姜兴友夫妻俩常年像照顾自家老人一样照顾其起居生活。在2020年的洪涝灾害时,姜兴友不顾自家安危,第一时间与妻子一起帮助邻居们搬家具、背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们转移到安置点。平常日子里,左邻右舍谁思想上有了疙瘩,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开。几十年来,他用自己的热情、爱心为邻里们默默无闻地做好事、解难题,许多街坊邻居一说起他便竖起大拇指。
  该乡还以各村文化、健身阵地为载体,积极面向群众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健身活动,使全民健身的思想深入人心,移风易俗的影响不断扩大。
  “在以前啊,村里家家户户都是大肆操办红白喜事,日子过得紧巴巴,大伙儿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就是聚在一起打扑克、搓麻将。”小瓜村村民张国宏说道,“近几年乡政府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红白事简办后,大伙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村里建起了室内健身中心,平时空余时间在健身中心跳跳舞、打打球,饭后娱乐活动有了,邻里关系近了,身体也更加强健了!” 通讯员 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