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一缕清风拂老区

  在岳西县方边村,高腔声声传“美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5月11日,在岳西县田头乡中心学校,戏曲训练班的学生,通过蒋东奇传授,用高腔唱出新乡风。今年56岁的蒋东奇是土生土长的田头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岳西高腔县级传承人,他结合岳西高腔,自编自导,通过传唱方式,引导当地百姓摒弃旧俗树立新风。
  岳西高腔,是明万历年间风靡全国的古青阳腔遗脉,曾被誉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活化石”。田头乡有一个高腔剧社、三个高腔班社,方边村高腔班社也位列其中,方边村高腔班社由20名群众演员组成。近些年,每逢国家的重大节日,方边村高腔班社都会排练一系列高腔新节目,在该村乡村大舞台、北山平安灯会、林湾幸福院进行演出。
  “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大家在一起自娱自乐、自编自演,生活变得充实了,精神也活跃起来了,社会更和谐了。”方边村党支部书记沈结方说。
  近年来,方边村村“两委”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在该村掀起了爱老、敬老、孝老的热潮,每年在重阳节到来前期,村两委都会精心组织策划,依托红白理事会、北山党小组、林湾幸福院为载体,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欢度节日,其中安排该村60岁以上老年人聚会,给老年人发糍粑,看文艺演出,分享身边“好婆媳”事迹等活动最受欢迎。
  “这些老年人平时在家十分寂寞,子女为了生计经常远在他乡,针对这个实际情况,我们每年都把重阳节办成老年人相聚的‘盛会’,来满足老年人兴趣爱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沈结方说,方边村积极倡导移风易俗,依托村内红白理事会、白山平安灯会、林湾幸福院等民间载体,不断弘扬爱老、敬老优良文化传统,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岳西高腔,各项文明实践活动开展蔚然成风,扭转了局面,绘就一副“和谐方边、幸福家园”的新蓝图。
  在石佛村,节日鞭炮声少了。2021-2022年春节期间。石佛村364户家庭仅有67户存在少量燃放现象,其余村民均未燃放烟花爆竹。村内为鼓励禁放行为,给予每户村民100元禁放奖励,鼓励村民持续遵守禁放规定,并且让每户签订禁放烟花爆竹承诺书,加盖红手印,以约束村民禁放行为。2021年春节,全村共计节省烟花爆竹购买费用近20万元。
  在明堂村,红白喜事理事会“理”出新风尚。今年由明堂村团结组朱继生等17位村民自发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筹资23万元,建成团结红白理事服务中心,可容纳25桌250余人同时就餐。红白喜事服务中心对红白喜事用菜、酒、烟等限定标准。用菜方面,品种不能过多,一般每桌300元左右(烧饭的都是邻里之间帮忙,不算工钱)。用烟方面,白喜事用烟一般是5、6元一包的黄山烟,红喜事都是13元一包的普皖。用酒方面,白喜事在30-50元/瓶之间,红喜事在50-80元/瓶之间。
  “未成立理事中心以前,各户办红白喜事短的一天,长的两三天,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四处借,办完事还要家家归还,场地一片狼藉。成立理事中心后,统一购置了桌椅板凳和全套厨房用品,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减少场地和空气污染,改善了环境。”明堂村党支部书记王振南说,明堂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有事大家办、有事一起商量,带动群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文明乡风,红白理事服务中心,进一步规范运行,服务项目不断增加,也为文明实践站的各类活动提供了场所;服务半径不断扩大,每年提供服务场次30场以上,服务周边群众5000多人次。逐渐成为“婚事新办、喜事廉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文明新风践行者。全媒体记者 汪秀兵 通讯员 梁月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