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水库灌区改造完成千万元投资
突破“水瓶颈”项目建设提速
本报讯 11月9日下午,宿松县华亭镇黄大村,施工人员正在建设黄大枢纽进水闸工程,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黄大口水库是宿松县第二大水库,位于钓鱼台水库的下游,两个水库的水在黄大枢纽汇合。由于修建年代久远,进水闸需拆除重建。“这段时间施工人员抓进度、赶工期,目前已将进水闸拆除。”项目负责人余志明说。
大中型灌区旱能灌、涝能排,是端牢中国人饭碗的基础支撑。钓鱼台水库灌区地处宿松县中部,是县域一个重点中型灌区,南北长32千米,东西宽11千米,灌区土地总面积256.2平方千米,设计灌溉面积17.87万亩,占宿松县耕地面积的28.5%。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灌区水资源在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由于修建年份久远,钓鱼台水库灌区的灌溉能力下降。同时,许多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成为制约农田灌溉发展的“瓶颈”。
为全力破解这个“瓶颈”,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效率,2022年,宿松县水利部门围绕“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治理目标,同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接谋划中型灌区节水配套项目,其中钓鱼台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被纳入全省2023-2025年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计划,总投资2.08亿元,分三年组织实施,2023年安排投资4673.5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黄大闸原址拆除重建,新安支渠渠道护砌、清淤,拆建节制闸4座、泄洪闸2座、进水闸2座等。截至目前,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已完成排水工程80%,完成干渠护底约2200米、护坡约1000米。
据测算,钓鱼台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本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项目区骨干渠系水利用系数将达到0.65,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9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新增节水能力570万立方米,灌溉保证率有望提升至85%。一渠渠活水,将为县域农业农村增产增收插上腾飞的翅膀。下一步,该县将牵好项目前期工作的“牛鼻子”,在确保2024年钓鱼台水库灌区项目推进的同时,全力争取东门山水库灌区、刘港闸灌区和河港灌区等3处中型灌区资金计划,通过夯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赋能乡村振兴。(全媒体记者余永生通讯员孙迎月)
黄大口水库是宿松县第二大水库,位于钓鱼台水库的下游,两个水库的水在黄大枢纽汇合。由于修建年代久远,进水闸需拆除重建。“这段时间施工人员抓进度、赶工期,目前已将进水闸拆除。”项目负责人余志明说。
大中型灌区旱能灌、涝能排,是端牢中国人饭碗的基础支撑。钓鱼台水库灌区地处宿松县中部,是县域一个重点中型灌区,南北长32千米,东西宽11千米,灌区土地总面积256.2平方千米,设计灌溉面积17.87万亩,占宿松县耕地面积的28.5%。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灌区水资源在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由于修建年份久远,钓鱼台水库灌区的灌溉能力下降。同时,许多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成为制约农田灌溉发展的“瓶颈”。
为全力破解这个“瓶颈”,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效率,2022年,宿松县水利部门围绕“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治理目标,同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接谋划中型灌区节水配套项目,其中钓鱼台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被纳入全省2023-2025年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计划,总投资2.08亿元,分三年组织实施,2023年安排投资4673.5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黄大闸原址拆除重建,新安支渠渠道护砌、清淤,拆建节制闸4座、泄洪闸2座、进水闸2座等。截至目前,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已完成排水工程80%,完成干渠护底约2200米、护坡约1000米。
据测算,钓鱼台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本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项目区骨干渠系水利用系数将达到0.65,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9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新增节水能力570万立方米,灌溉保证率有望提升至85%。一渠渠活水,将为县域农业农村增产增收插上腾飞的翅膀。下一步,该县将牵好项目前期工作的“牛鼻子”,在确保2024年钓鱼台水库灌区项目推进的同时,全力争取东门山水库灌区、刘港闸灌区和河港灌区等3处中型灌区资金计划,通过夯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赋能乡村振兴。(全媒体记者余永生通讯员孙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