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要闻

不放过任何一个盲点 不留下任何一个漏洞

全市各级各地扎实开展灾后重建


  “因地制宜、抢种补种,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支持受灾企业复工复产;把灾害造成的损失抢回来……”
  当下,全市各级各地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及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引导群众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把灾害造成的损失抢回来。
  8月28日,桐城市双港镇潘赛村老高赛排灌站,在设备全面检修后恢复运行、开机排涝。“终于可以排涝了!等水淹道路露出来,孩子们上学就安全了!”潘赛村党总支部书记潘国平高兴地说。
  7月份,菜子湖水位一度超过历史极值、并长时间超保证水位,使得桐城市内4个万亩大圩全部“失守”,潘赛村大片农田、房屋、排涝设施被淹,村域主干道被洪水淹没,村民出行要绕行5公里。
  随着长江水位下降、枞阳闸对江排涝,桐城市沿湖地区迅速开展灾后重建。临近开学,水淹道路仍无法通行,影响孩子们上学、耽误群众生产自救,于是潘赛村两委及时与镇水利站、供电所对接,抓紧对老高赛排灌站设备进行检修调试,抓紧排涝、尽快恢复村域主干道交通。
  8月31日上午,宿松县汇口镇永天圩内三洲村的一处退水田里,村民张爱云头顶烈日抢种包菜。江水渐退、内涝已尽、生产恢复,张爱云一天也不敢歇。被淹前,这里是她种植的30亩棉花和辣椒。几天的功夫,她已抢种了10余亩包菜。
  永天圩,是宿松县境内唯一的长江万亩外护圩,保护耕地面积1.6万亩。7月6日起,受强降水和长江水位持续上涨影响,永天圩外水位迅速超过保证水位,堤防面临溃口决堤的威胁。为确保圩内群众生命财产和堤防安全,7月12日宿松县对永天圩主动分洪。随着江水渐退、内涝排却,该县组织永天圩内转移群众有序返回。“我们及时做到水、电、路三通,组织修复完善灌溉排涝及田间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生活,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汇口镇副镇长吴少云说。
  8月31日,在望江县华阳镇磨盘村,洪水围村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抢种补种、恢复重建工作就被紧锣密鼓地提上日程。磨盘村位于江调圩内。江调圩是同马大堤外护圩,首尾与同马大堤相连,是望江县境内五千亩以上的圩口之一。7月江调圩外长江水位持续短时上涨,为确保圩内群众生命安全,望江县启动了江调圩蓄水。
  为做好灾后重建,磨盘村成立专班,主动对接保险公司,逐步落实赔付资金,争取农业生产自救资金67万元、应急救灾资金225万元、交通水毁修复项目资金20万元,开展排涝电费补助、化肥种子补贴、补种抢种改种、灾后产业修复等工作,积极组织生产自救。
  9月1日天刚见亮,迎江区新洲乡南木村堂地组村民江功赐,便来到自家玉米地里除草。他身后1米多高的糯玉米长势喜人,这是他8月上旬补栽的作物。受内涝影响,7月江功赐家的18亩棉花和大豆绝收。为了减少损失,8月上旬内涝排空后他立马着手改种。
  新洲乡永乐圩内14300亩的土地如同一片中间凹下去的树叶。持续强降水加之长江水位一路高涨,使得新洲内涝严重。8月上旬,随着江水渐退,洲内转移出去的1530名群众陆续返乡。水退人进,该乡积极组织农户生产自救、并着手开展灾后重建,这让新洲生机重现。
  目前,该乡正加快修复圩内道路、沟渠、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谋划东三滩圩、永乐圩除险加固。新洲排涝站改扩建项目已挂网招标,预计10月初进场施工。该乡还帮助企业争取市级农业生产救助资金40余万元,并牵线搭桥开展银企对接,目前已走访企业56次、解决问题31个。
  9月2日一早,市高新区山口片还建点(一期)工程建设现场,800多名工人奋战一线,10余塔吊、近百辆施工车辆紧张作业。然而,就在一个月前,这里还是被洪水包裹、停工停产。
  市高新区山口片还建点工程(一期),是高新区山口片开发的“托底”工程,直接影响整个山口片的开发进度。6月15日工程开工,7月就受到连续强降水及长江水位持续走高的影响,通往施工工地的唯一货运通道被淹、工程一度停工。雨停水退,市高新区管委会全力以赴、全面盘点、全员动员,推进工程建设复工,尽最大努力抢回迟滞工期。
  ……倒塌房屋178户457间、损坏房屋6194户17491间;农作物受灾125.7万亩、田间道路损毁35万米;水毁公路285条、水毁受损通讯站点1328处……洪灾对我市造成了重大损失。洪水渐退,全市各级各地不放过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漏洞,迅速开展灾后重建。
  房屋倒塌,住建部门来托底,全面排查汛期和水灾后房屋安全,实行应修尽修、应改尽改。田地被淹,农业部门来应对,2000多名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受灾农民和经营大户生产自救,并协助开展勘灾定损理赔、弥补损失。道路水毁,交通部门来解决,迅速抢通修复灾毁公路,保障灾区交通运输需求和群众出行需要。企业受损,经信部门来协助,清理处置受淹物资和产品,对受淹的区域进行消毒,检修受淹电线电器,确保企业及时恢复生产。通信受损,通信单位全面抢修,目前各站点均已恢复通信。
  截至目前,全市农作物受灾125.7万亩,已改补种19.9万亩;损毁棚舍272个,已修复191个;田间道路损毁35万米,587处受损桥涵闸正有序组织修复;对死亡家禽、生猪100%无害化处理。
  雨已停、水渐退,短板如何补齐、能力如何提升?目前,我市已启动编制《灾后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探索“数字应急”新途径,着力补齐水利短板、增强应对重大灾害的能力。
  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