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视点

“冒尖户”用行动证明: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9月3日,在桐城市黄甲镇水岭村周湾组,56岁的朱加来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老宅,喂猪、喂鸡,打扫猪舍、鸡舍,连续忙了两个多小时。时至9月,已到收获的季节,朱加来养的鸡也已开始售卖,“公鸡20元一斤,母鸡25元一斤,已经卖了几十只了呢。”有了收获,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朱加来是个地地道道的山区农民,年少时便开始放牛、种地。山区自然条件差,土地贫瘠,他又缺乏知识和技能,一晃30余年,家中仍是旧屋土墙,全靠在地里刨食。
  “上有八旬老母亲,下有上学的孩子,我还患有肝病,需要常年吃药。”回想起前几年家中的生活,朱加来心有余悸,年收入不足万元,药费就得花去五六千元,身无所长的他,常觉力不从心,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朱加来家被列为贫困户。借着精准扶贫的“春风”,他家的生活开始有了转机。他看病能报销,儿子上学能减免学费,肩头的重担瞬间轻了很多。
  政府帮一把,干部扶一把,还得自己再努力一把。不甘心一辈子在贫困线挣扎的朱加来,决定用勤劳改变命运。趁着村里积极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契机,他成功申报产业扶贫到户项目,与此同时,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还积极为其争取产业项目发展资金,提供系列服务和相关技术支持。他将家中的10亩老茶园进行改造,并获得产业补助4000多元,后又新增了10余亩茶园,茶叶每年可增收2万多元。
  2015年,帮扶干部看朱加来家房子破旧,为他申请危房改造资金1万余元,帮助他建了新房;同时,还帮他在附近的养殖厂找了份工作,干些喂鸡、喂猪的活儿。2017年,他家顺利脱了贫。2019年,朱加来的儿子也结婚成家了。
  脱贫后,不必再为基本生活忧心,朱加来有了自主发展的念头,他意识到,要想真正富起来,只靠打工肯定不行,还得自己发展产业。在养殖厂工作多年,他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决定就从养殖干起。今年年初,他拿出积蓄,又从亲戚处借了些钱,凑够10万元,将家中的老宅改造成养殖基地,养起6头猪和600余只鸡。
  养殖业最重要的是防疫,为此他经常报名参加村里组织的技能培训会,积极学习养殖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主动向农委专家和村里经验丰富的养殖能人请教学习,提高养殖技术。黄甲镇畜牧兽医站站长李勇也经常到他家指导,帮他解决养殖遇到的难题。
  鸡仔渐渐长大,很快就到了出栏的时候,朱加来给鸡拍照,发到社交平台,尝试起了网上销售。“儿子一直在网上销售茶叶,我觉得这个方式很好,现在山区通了网络,交通、快递也都很方便,我也试试搞网上销售。”朱加来说,村里的扶贫干部也在帮他推广宣传,销售土鸡,现在不愁销路,预计年底至少能挣5万多元。此外,因为自主发展养殖业,他今年又获得产业奖补5000元。
  日子越过越红火,朱加来成为了贫困户中脱贫的“冒尖户”。他笑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些年,他常以此鼓励自己,并下定决心,“得利用好国家给的政策,抓好产业发展,让生活越过越好!”全媒体记者查灿华通讯员刘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