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文化

三县交界的黄泥古镇

  潜山市黄泥镇,地处潜、怀、太三县交界,有“一脚踏三县,一帆通四海”之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荒滩湿地,孔姓族众最早迁来,以插标为记的方式抢滩圈地,继之高姓与金姓的祖先也从远地迁来,共同在长河边围田造屋,种稻捕鱼,使这里的村庄初具雏形,山岗上的土橙黄色,故称“黄泥岗”。明洪武元年(1368)前后,从西竺寺一带迁徙而来的村民,开始在长河旁从事商业经营,长河逐渐成为舟楫贸易通商的港口,因而又名“黄泥港”。
  长河源远流长,发源于湖北英山,由上游的界岭河,经赵朴初先生家乡的寺前河,越过太湖龙山宫,流经太湖县城到黄泥,由石牌入长江,全长370华里。花凉亭水库未修前,长河宽阔水深,可行船渡竹筏。生意人把山里的木材竹器药材茶叶送往城市,又把城市的工业品运到山区。水上便捷的交通,带来了港口商业的繁荣。到清道光年间,黄泥的人口已逾3000,商店300余家,成了全省驰名的古镇。有记载,黄泥镇在清康熙二年(1663年)开业的同仁堂药店,比享誉中外的北京同仁堂还早呢!在水运昌隆的年月,这里风光无两,河面上林立的帆影和河岸上一字排开的南北商号互为映象,共同造就了一个时代的繁华宣言。“日有千人买卖,夜有万盏灯火。”因而有“小上海”“二苏州”的美誉。
  老人爱坐茶馆,是黄泥古镇一大遗风。老街上还有好多家茶馆。每天上午10时许,周边的老人风雨无阻,陆续来到茶馆,花上几毛钱,泡上一壶热茶,或以几片生姜当茶料,或吃上几根油条、麻花,“叭嗒、叭嗒”地吸着黄烟,滋滋有味。老人边呷着大碗茶边聊天,海阔天空,谈天说地。奇闻轶事,家长里短,手头收入,无话不说。
  多少年来,黄泥人引为自豪的就是镇上“四员”多。黄梅戏演员、营业员、炊事员、供销员,远近都有名气。1949年4月,黄泥镇率先成立黄泥文娱组,在大军渡江时,宣传鼓动有功,受到嘉奖。1957年,镇业余文艺骨干汪亚英先生挖掘整理的古典舞蹈《十二月花神》,晋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据考证,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这段舞蹈的记载,到了清乾隆年间,就以完美的音乐舞蹈形式在民间流传。如今,它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泥镇炊事员最拿手的是蒸渣粉肉。渣肉粉的精细,八角等作料的配制等,都有讲究。在餐桌上,如吃渣粉肉,总以黄泥的作为评判口味的标准。至于做生意买卖,更是他们看家本领。很早以前,不少当地的商贩就漂洋过海,到泰国、新加坡闯荡,定居在海外,现在大多成为当地富商,回到家乡被人们称为“华侨”。
  在黄泥古镇漫步,让我留连并为之感动的,不是那新建的高楼大厦,而是寻常巷陌中带着沧桑且斑驳的古意。一处庭院深深的人家,一座烈焰熊熊的打铁炉,一块古色古香的招牌,让我感到那曾经逝去的岁月似乎又回到了身边。一些店铺还保留着原来的风味,木楼、木板门、木板梯、雕花木窗,但多数已改造成为富丽堂皇的楼房,铝合金窗子装上绿色的玻璃,门面房用的是时髦、牢固的卷闸门。
  如今,黄泥古镇那条石板街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水泥街道,两边还安上了自来水管。街道是平展了许多,可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遗憾是自然的,好在修整街道只是改了它的外表,并没有动它的筋骨,没有改变它的本色。璞玉一般的街邻一如既往地在小镇上忙碌着,悠闲自在地过着简单而快乐的日子。 通讯员 黄骏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