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桐城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本报讯 11月1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安徽省桐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文都”桐城成为安徽省第7座、我国第13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批复提出,桐城市历史悠久,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批复要求,安徽省和桐城市人民政府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重视保护城市格局和风貌管控,加强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保护;保护修复历史文化街区,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加强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保护,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不得改变与名城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不得进行任何与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张“国字号”城市名片,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需要评估考核“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以及“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等5个硬件。2005年,国务院批复安庆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记者从桐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桐城市距今有长达1200多年的建城史;明清时期桐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涌现出方以智、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杰出的历史人物,其学术成就和文化思想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桐城遂以“文都”著称。桐城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十分丰富,价值独特,拥有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4片,已公布历史建筑206处,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06处。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拥有国家级非遗“桐城歌”等50项非遗名录,以及彩绘、编织、雕刻、刺绣、纸扎等民间工艺等,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蓬勃的发展活力。
  早在2001年,桐城市就着手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2015年以来,在省、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桐城市坚持规划引领、以申报促保护,每年安排2000万元以上名城保护专项经费,累计投入政府性资金6.6亿元,用于实施历史城区的环境整治、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整治利用等保护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保护和修复,使千年“文都”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全媒体记者 江月 通讯员 潘月琴 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