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公园”式乡村如何造?众人拾柴火焰高!

  “看这几个地方,以前是塘边杂草丛生,既影响美观还影响健康。现在全都焕然一新,有的地方铺上了绿植、做了造型防护栏,整体氛围感一下就提升了不少。”3月22日上午,在谈及家乡的新变化时,桐城市吕亭镇双联村黄庄村民组村民朱国林说。
  如今的吕亭镇双联村黄庄组的村容面貌的确是今非昔比:简单的创意、乡村独特韵味的艺术墙绘让原本“冷冰冰”的墙面瞬间灵动起来;村民组中心有一个大池塘,塘水清澈似如明镜,蓝天白云也倒拓在池塘里,随着波澜此起彼伏,仿佛是在欢快地跳舞;池塘边的百年老树在聆听着鸟儿清脆的歌声,旁边有老人安详地晒太阳,儿童在花丛中快乐地嬉戏,人与自然融于一体……
  双联村以党支部为单位,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设立6个网格长、81个专兼职网格员,推动广大党员树形象、亮身份,创新基层协商民主管理模式,实现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提升。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等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引导村民增强卫生意识、文明意识,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使村民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变“等靠要”为“主动干”,营造起共建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
  “众人拾柴火焰高,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党员带头示范拆旧,我们群众积极支持配合、纷纷跟进,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不挡路、不计较个人得失。”朱国林说。
  黄庄的群众自己动手拆除残垣断壁3处40米,拆除违建房4处,对房前屋后、背街小巷、河道沟渠等积存垃圾进行集中清理,规整房前屋后小菜园6处,主动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路。
  人心齐,泰山移。村民张文理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常年在外经商,听说家门口要搞人居环境大提升项目,二话不说捐款2万元,并说道:“乡音易改,乡味难忘。我虽然身在他乡,心中时刻惦念着养育我的这片热土,让家乡美起来,这么好的事,我们当然要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张文理的影响下,该村庄36户人家共筹集捐款4.01万元,筹物石头2000斤、大瓦300块,夯实了人居环境整治的物质基础。
  花小钱办大事,坚持注重美学元素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是双联村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基本思路。在具体操作中,该村通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用石头、废木头等点缀村道花池,变荒宅为花园,变废坑为健身文化广场,彻底实现了“六乱”整治。在实现人居环境大提升的同时,又巧妙地解决了在整治工作中无处安放的废旧物品造成清理难、易反弹等问题,使得黄庄这一自然村落彻底成了一个开放式公园式村庄。
  黄庄在人居环境资金使用上注重“一点投入、多处收益”,2022年的干旱,让村民意识到了兴修当家塘的重要性。该村庄将当家塘兴修列为重要内容,对该组5亩当家塘进行扩容,塘边的杂草换成了草坪,铺上了鹅卵石,安装了护栏,并新增库容4500立方米,做到了环境整治与村庄美化的和谐统一。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对此,我们把黄庄村民组人居环境点的工作做法向全村推广,共同努力把双联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双联村党总支书记崔文峰说,比如黄庄村民组“各人自扫门前雪,难事众人齐参与”有人建、有人管的管护机制就非常适合本村村情。
  “各人自扫门前雪”是指各户认领和划分了“门前三包”责任区,对于白色垃圾、飘落树叶、扬尘等负责清扫;“难事众人齐参与”是指对如沟渠清理、水塘整治等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由党员和联防长牵头,约定时间、各家各户共同参与。久而久之,黄庄这一自然村庄构建起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节约资金的长效管护机制。
  “环境面貌真是大变样,以前墙壁上到处都是雨痕、污渍,现在画上了好看的墙绘,护栏修得像城墙一样,现在经常能看到过路游客拍照打卡。经过这样大变化,我越来越喜欢这样的生活环境,感觉这里和公园没有多大区别。”在讲述过当下的美丽家园后,朱国林感叹道:“我都不想回城住了。”全媒体记者何飞通讯员陈锐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