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作为安庆市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华中路第二小学把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引进校园、引入课堂,与新疆军区某团的边防战士们开展“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同升一面国旗”等共建活动,在他们心里种下爱国报国、保家卫国的种子。
华中路第二小学毕业生、从军12年的韩强从小立志参军报国,如今是一名戍守边疆的战士。“通过‘云端’连线给学生们讲戍边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韩强说。
在安庆,各所学校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潜山野寨中学每年在新生入学时、高三毕业季,都会在纪念塔下、忠烈祠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延乔中学新生第一课从国防教育开始;岳西中学把国防知识融入学校文化课当中;独秀小学设置红色经典诵读课程……通过各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安庆全面推动国防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赓续红色血脉。
走出校门,安庆的红色教育氛围也相当“热”。
在安庆博物馆近代文明陈列展厅、望江漳湖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庆市烈士纪念馆等处,人们总能看到“红领巾讲解员”介绍安庆地区党史故事的身影。
“成为‘红领巾讲解员’后,我对革命先烈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革命先烈身上,我感受到很多优秀品质和坚强不屈的精神。这激励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安庆市石化一小五年级学生肖佳惠说。
“红领巾讲解员”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青少年中代代传承。
青山绿水无尽思,宜城处处祭忠魂。每逢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日,安庆各级机关、学校等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生等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牺牲地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献花、祭奠活动,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6月1日,安庆市国防人防教育馆正式开馆,吸引大批群众前来“打卡”。目前,安庆已建成国防人防教育馆1座、人防主题公园1个、社区人防主题广场1个、国防宣传教育基地2个,通过打造阵地普及国防人防法律法规,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传承,是对英烈最好的赞歌。百余年来,党带领安庆人民在砥砺奋进的征程中留下的每一处珍贵历史足迹,都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
这传承里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位学子一样,考取军校的岳西中学毕业生储典从小就立下参军报国的志向。“我从小听长辈们讲述这片土地上的革命故事,在小学五年级参加祭扫大别山革命烈士陵园活动时深受震撼,更加坚定了从军的决心。”储典说。
今年,他如愿考上火箭军工程大学。“参军报国是一件光荣的事,我将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储典表示。
这传承里有艰苦奋斗精神。1953年,退伍军人、桐城人开明义创办翻身合作社,通过艰苦奋斗,实现一年翻身,受到毛泽东主席批示赞扬。
“我们依托开明义纪念馆红色党建展厅等载体,宣讲好红色故事,平均每月有600余人次党员群众在这里接受精神洗礼。”桐城市文昌街道翻身社区党总支书记叶鲜说。
如今,奋斗的精神在这个社区传承。聚焦群众实际需求,翻身社区积极探索,实行群众点单、村居接单、街道派单三级联动,创新“七彩网格”分级分色管理机制,做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建设“睦邻港湾”。
这传承里有无私奉献精神。为了一个使命,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还有很多奋战甚至牺牲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乡村振兴、守护平安等一线的党员干部,比如岳西县包家乡川岭村委会主任华同春、太湖县徐桥镇前进村党总支副书记孙训祥、岳西县白帽镇土桥村党支部书记孟刚、安庆市公安局迎江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中队长周磊等,他们都是无私奉献的榜样。
这传承里有开拓创新精神。上世纪80年代,“安庆之窗”借着开放的东风遍地生根,安庆新型集体经济“领跑”全国,“孙超现象”引发全国关注。
在改革浪潮中,安庆始终乘风前行。2017年7月,安庆市在全省试点先行推进林长制改革,入选2020年全省十大改革案例,并在全国率先出台林长制地方性法规。
安庆全面推行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实施“内搭平台、外联老乡”路径,全力打造“满宜办”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一大批宜商归巢。2022年,全市宜商回归投资项目68个、投资额583亿元,为安庆“重振雄风、重塑辉煌”注入了强大动力。
爱党爱国,是这片土地上人们根植于心的信念;参军报国,是这片红色热土上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踔厉奋发,与红色精神一脉相承。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红色精神薪火永流传。
作为安庆市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华中路第二小学把卫国戍边英雄事迹引进校园、引入课堂,与新疆军区某团的边防战士们开展“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同升一面国旗”等共建活动,在他们心里种下爱国报国、保家卫国的种子。
华中路第二小学毕业生、从军12年的韩强从小立志参军报国,如今是一名戍守边疆的战士。“通过‘云端’连线给学生们讲戍边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韩强说。
在安庆,各所学校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潜山野寨中学每年在新生入学时、高三毕业季,都会在纪念塔下、忠烈祠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延乔中学新生第一课从国防教育开始;岳西中学把国防知识融入学校文化课当中;独秀小学设置红色经典诵读课程……通过各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安庆全面推动国防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赓续红色血脉。
走出校门,安庆的红色教育氛围也相当“热”。
在安庆博物馆近代文明陈列展厅、望江漳湖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庆市烈士纪念馆等处,人们总能看到“红领巾讲解员”介绍安庆地区党史故事的身影。
“成为‘红领巾讲解员’后,我对革命先烈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革命先烈身上,我感受到很多优秀品质和坚强不屈的精神。这激励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安庆市石化一小五年级学生肖佳惠说。
“红领巾讲解员”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青少年中代代传承。
青山绿水无尽思,宜城处处祭忠魂。每逢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日,安庆各级机关、学校等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生等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牺牲地举行重温入党誓词、献花、祭奠活动,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6月1日,安庆市国防人防教育馆正式开馆,吸引大批群众前来“打卡”。目前,安庆已建成国防人防教育馆1座、人防主题公园1个、社区人防主题广场1个、国防宣传教育基地2个,通过打造阵地普及国防人防法律法规,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传承,是对英烈最好的赞歌。百余年来,党带领安庆人民在砥砺奋进的征程中留下的每一处珍贵历史足迹,都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
这传承里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位学子一样,考取军校的岳西中学毕业生储典从小就立下参军报国的志向。“我从小听长辈们讲述这片土地上的革命故事,在小学五年级参加祭扫大别山革命烈士陵园活动时深受震撼,更加坚定了从军的决心。”储典说。
今年,他如愿考上火箭军工程大学。“参军报国是一件光荣的事,我将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储典表示。
这传承里有艰苦奋斗精神。1953年,退伍军人、桐城人开明义创办翻身合作社,通过艰苦奋斗,实现一年翻身,受到毛泽东主席批示赞扬。
“我们依托开明义纪念馆红色党建展厅等载体,宣讲好红色故事,平均每月有600余人次党员群众在这里接受精神洗礼。”桐城市文昌街道翻身社区党总支书记叶鲜说。
如今,奋斗的精神在这个社区传承。聚焦群众实际需求,翻身社区积极探索,实行群众点单、村居接单、街道派单三级联动,创新“七彩网格”分级分色管理机制,做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建设“睦邻港湾”。
这传承里有无私奉献精神。为了一个使命,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还有很多奋战甚至牺牲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乡村振兴、守护平安等一线的党员干部,比如岳西县包家乡川岭村委会主任华同春、太湖县徐桥镇前进村党总支副书记孙训祥、岳西县白帽镇土桥村党支部书记孟刚、安庆市公安局迎江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中队长周磊等,他们都是无私奉献的榜样。
这传承里有开拓创新精神。上世纪80年代,“安庆之窗”借着开放的东风遍地生根,安庆新型集体经济“领跑”全国,“孙超现象”引发全国关注。
在改革浪潮中,安庆始终乘风前行。2017年7月,安庆市在全省试点先行推进林长制改革,入选2020年全省十大改革案例,并在全国率先出台林长制地方性法规。
安庆全面推行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实施“内搭平台、外联老乡”路径,全力打造“满宜办”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一大批宜商归巢。2022年,全市宜商回归投资项目68个、投资额583亿元,为安庆“重振雄风、重塑辉煌”注入了强大动力。
爱党爱国,是这片土地上人们根植于心的信念;参军报国,是这片红色热土上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踔厉奋发,与红色精神一脉相承。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红色精神薪火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