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事

母亲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 儿子捐献造血干细胞

母子同心 点亮他人生命之光

□ 全媒体记者 陈军
  9月13日,市民李洋在合肥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位患有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小男孩带去了生命的希望。而他的母亲张文琴,从2003年开始坚持参加无偿献血,累计无偿献血超过一万毫升,挽救了无数生命,曾荣获2014-2015年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母子二人血脉相承,用无私爱心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
  母亲替儿子完成献血心愿
  母子俩与爱心结缘,还要追溯到18年前的六一儿童节。2003年6月1日,李洋小学毕业那年,张文琴带着李洋在人民路逛街。当时看到献血车,李洋提议:“今年是我最后一个儿童节,我希望用无偿献血的方式来纪念。”在登上献血车后,医务人员向他们介绍了献血政策和知识,了解到必须要年满18岁才能参加献血。虽然儿子没有献成血,但是张文琴觉得孩子的奉献爱心意识十分难得,于是替李洋完成他的心愿,第一次献血200毫升。
  回家后,当家人得知张文琴参加无偿献血,纷纷表示反对,“老年人固有的观念是献血伤身体,让我不要再参加了,但是当我看到那么多人坚持参加无偿献血,还特意咨询了几位医生朋友,他们告诉我只要注意休息和饮食就没事。”慢慢地,张文琴献血次数不断增加,献血量也在不断增加,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如今,每年两次献血,每次献血400毫升已经成为她的习惯。
  此外,她还了解到机采血小板可以更好地帮助病人,便开始参加机采血小板。“我在网上查阅了有关知识,了解到血小板主要有凝血作用,生命周期短,恢复快半个月可捐献一次。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要输注血小板即可。现在只要医院急需血小板,血站招募到我,我便赶到血站去捐献。”她说。
  儿子用实际行动支持母亲
  2017年6月8日,张文琴在全市献血表彰大会上作为获奖代表上台发言,并且在会议上得知我市有一批人不但自己参加无偿献血,还主动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宣传招募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无偿献血,“我像是找到了大家庭一样,大家志同道合,于是我便申请加入协会。”张文琴说。
  自从做起了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张文琴尽量多挤出时间参加志愿服务。2008年8月12日,市红十字会和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安庆工作站举办“‘益’起寻找生命的种子——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当儿子李洋得知此次活动时,决定陪母亲一起参加。“我的母亲经常参加无偿献血,在日常生活中,她也经常劝导亲人和朋友献血,帮助他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此有误解,不愿意尝试。之前我一直想参加无偿献血,但是体重不达标,现在体重达标,我便提出来参加,以我的实际行动支持她。”李洋说。
  在现场,李洋不仅完成了小时候的愿望,同时还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在有需要的时候,捐献造血干细胞。对儿子的举动,张文琴十分感动,欣慰地说:“儿子非常支持我参加无偿献血,有时候我参加公益宣传活动,店里照顾不过来,他便主动帮忙。我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的时候,儿子就陪伴在身边,所以这次他来参加第一次无偿献血,我也要一起参与,给他鼓励,为他加油。”
  7月22日,李洋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说他的造血干细胞和外省一位患有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小男孩匹配上了,目前对方病情十分严重,问李洋是否愿意捐献。
母亲陪伴儿子捐献造血干细胞
  “我愿意。”李洋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回答,“从加入的那一刻起,我就暗自下决心,如果我的造血干细胞和别人匹配上了,我一定会遵守承诺。何况对方还是一个小孩,我的朋友孩子也曾患有白血病,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化疗的痛苦,还有父母心碎的感受,我能理解。”
  随后,在市红十字会的安排下,李洋进行抽血,然后将血样送到宿州进行高分辨体检。经过化验,再次确认李洋的造血干细胞与患者匹配。然后在进行全方位的体检,证明身体素质没有问题后,确认可以捐献。
  9月8日,在红十字会的欢送下,李洋出征合肥,母亲张文琴一直陪伴左右。
  在医院打了5天的动员剂之后,李洋身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被激活。9月13日8时30分,捐献正式开始。“以前人们听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觉得需要取出骨髓,进行大手术,对人体伤害比较大。但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很简单,就如同无偿献血一样,在左手和右手臂各插入一根管子,从左手把血液抽出,经过仪器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后,再将血液从右手输回到体内,整个过程很平稳,没有什么感觉。”经过两个小时,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李洋顺利完成了捐献。
  虽然捐献过去了好几天,但是李洋的心情却不能平复,“因为这次捐献,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非常关心我,听完我的故事都表示愿意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感觉非常欣慰。也希望远方的孩子在注入我的造血干细胞后,能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