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副刊

至暗时刻

  《至暗时刻》展示的是1940年代挪威辩论至敦刻尔克撤退完成这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先看的电影,觉得好看买了书,我觉得自己可能有编剧的潜力没被激发,总是热衷在电影和原著之间看来看去。
  《至暗时刻》的作者是安东尼·麦卡锡,奥斯卡获奖作品《至暗时刻》《万物理论》《波希米亚狂想曲》他都是编剧。
  1940年5月,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捷克、波兰、丹麦、挪威已被攻克,英伦三岛危在旦夕。英国首相张伯伦失去议会信任,准首相候选人哈利法克斯主动表示无法胜任,不被看好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至暗时刻来自内忧和外困。对内,是思想摇摆的皇室和议会要员。对外,是滞留敦刻尔克三十万英军可能全军覆没,不列颠将彻底沦陷。危机重重困难重重,要不然这个硬得可以砸狗的馅饼也不会掉到丘吉尔头上。
  然而丘吉尔这个坏脾气的胖老头并不讨英国政坛喜欢,而且作为前英国海军大臣,无论政坛还是军功,他的履历实在为人所诟病。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也是丘吉尔最著名的几篇演讲诞生的时候。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事实是:“他在考虑和谈是否是他责任的一部分。”
  吹开历史的金沙金粉,丘吉尔并不是坚定不移的铁汉。真相也许有损丘吉尔的伟大,但这就是政治。政治是妥协和权衡的艺术。而且最终,他做了正确的决定,并带领英国走出了战败危机。
  历史,是要盖棺定论的。收梢很重要。应该说,电影比书观感更好,书中絮絮好几页,往往一个画面就展现得淋漓尽致又意犹未尽。
  加里·奥德曼凭借主演《至暗时刻》的丘吉尔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双料男主。关于丘吉尔的影视作品很多,在此之前正好也看了考克斯主演的电影《丘吉尔》,雪茄的烟雾缭绕中肥胖无力的老人总是在拖时代的后腿,演员的表演有点装,有点浮,和加里·奥德曼撞到一起,弱得不止一点。
  我喜欢加里·奥德曼这样的演员,很有创造力,什么样的角色到他那里都能演出独特之处。即使是个烂角色。我还喜欢饰演丘吉尔夫人的克里斯蒂娜·斯科特·托马斯,五十多岁的英国女演员,还在黄金时代。
  假如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可以参看另外一位现象级作家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巨人的陨落》定格在1911年6月到1924年1月一战前后;《世界的凛冬》时间跨度从“一战”到“二战”;《永恒的边缘》时间线是1961年——1963年。以英德苏美四国为主线,以家族的兴衰起落再现国家的没落,时代观念的蜕变,以及文化的替代更迭。
  “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来自美国、德国、苏俄、英国和威尔士的五大家族,他们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这段我抄的出版文案。华美了一点,不算失真。
  《世界的凛冬》是《至暗时刻》的另一角度版本,也有人说是英国的《权力的游戏》。唐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