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
各地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黑龙江等20个省份落地,上海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江西等7个省份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国家卫生健康委28日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多措并举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深化医改就是要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推进深化医改任务的系统集成、落地见效,取得了积极进展。
医药改革是缓解群众就医负担的重要环节。内蒙古牵头10个省份,开展临床常用药带量采购,平均降价超过50%;云南等省份完善处方审核和点评机制,促进合理用药……近年来,各省份落实国家集采,开展省级集采和省际联盟,协同推动医药和医保高质量发展。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而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是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的发力点。据福建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黄昱介绍,目前福建全省9市1区人均拥有医保基金量差距缩小23%,省级统筹调剂比例提高到50%,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支付比例提高至90%。
截至2021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达1398.3万人,卫生技术人员占比80.4%;“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年均增长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提高到42.1%、医护比提高到1:1.15……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对此,许树强表示,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十四五”期间,将从两个方面重点推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培养培训,进一步扩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规模;二是健全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
在着力培养医卫人才的同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也对地方有着辐射引领作用。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协和医院累计派出3000多人次医疗援助人员支援全国29个省份,联合多方创建中国罕见病联盟,积极推动罕见病诊疗研工作。同时,积极开展“5G+医疗健康”试点工作,推动远程“指尖就医”。
“深化医改就是要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推进深化医改任务的系统集成、落地见效,取得了积极进展。
医药改革是缓解群众就医负担的重要环节。内蒙古牵头10个省份,开展临床常用药带量采购,平均降价超过50%;云南等省份完善处方审核和点评机制,促进合理用药……近年来,各省份落实国家集采,开展省级集采和省际联盟,协同推动医药和医保高质量发展。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而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是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的发力点。据福建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黄昱介绍,目前福建全省9市1区人均拥有医保基金量差距缩小23%,省级统筹调剂比例提高到50%,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支付比例提高至90%。
截至2021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达1398.3万人,卫生技术人员占比80.4%;“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年均增长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提高到42.1%、医护比提高到1:1.15……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对此,许树强表示,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十四五”期间,将从两个方面重点推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培养培训,进一步扩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规模;二是健全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
在着力培养医卫人才的同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也对地方有着辐射引领作用。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协和医院累计派出3000多人次医疗援助人员支援全国29个省份,联合多方创建中国罕见病联盟,积极推动罕见病诊疗研工作。同时,积极开展“5G+医疗健康”试点工作,推动远程“指尖就医”。